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市委会信息 参政议政 经济建设 工作研究 学习园地 会员风采 组织发展 青海民建概况

首页---->参政议政---->科学规划管理 推进枸杞产业升级




科学规划管理 推进枸杞产业升级

——在省政协枸杞产业发展协商会上的发言

民建青海省委

近年来随着我省枸杞产业的发展,全省枸杞种植规模稳步扩大,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成为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支撑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省枸杞主产区海西州枸杞种植登记面积已达42.2万亩,尚未登记的约10万亩。野生黑果枸杞主要分布在德令哈、都兰、格尔木地区,分布面积为46.5万亩左右。以诺木洪地区的枸杞种植园为原点,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连片枸杞种植基地,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荣誉证书,为全球唯一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对枸杞的生产加工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如枸杞果汁饮料生产、枸杞茶、黑枸杞胶囊生产,白刺果酒、果醋、果汁籽油生产等等。青海胡杨生物科技公司完成了枸杞籽油、枸杞多糖、枸杞色素等研究工作。但是,全省枸杞产业总体还是处于生产烘干枸杞、免洗枸杞的“原生态”状态。目前,我省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定位有待提升。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到目前,只是海西州地区性的产业,协调、管理、引导力度不够,应尽快提升到省级层面进行运作,强化对枸杞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管理,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合力。加大对枸杞标准化生产、干果制干、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我省枸杞产业逐步向集约型和效益型产业发展。

二是投资支持还需加强。受对口部门、属地及条块化管理的制约,柴达木枸杞发展资金来源渠道不畅。应加大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枸杞产业纵深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把枸杞产业由传统的直销干果逐步转向枸杞浓缩汁、枸杞茶、枸杞籽油、枸杞多糖等系列产品的加工销售模式。

三是总体策划相对落后。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枸杞生产过程中盲目性、随意性和趋同性的情况比较普遍。对枸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规划和产业管理经营模式,很难形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青海枸杞“拳头产品”。

四是市场营销建设滞后。尚未形成稳定的青海枸杞销售市场,由于枸杞的中间环节较多,终端客户少,青海枸杞在市场上无定价权和话语权,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五是品牌效应不明显。各地注册的枸杞商标种类繁多,品牌杂乱、市场认知度低,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青海枸杞品牌效应,枸杞生产呈现的是一种优质不优价的产业模式。

六是防治监管压力增大。随着枸杞产业的兴起和大规模的人工种植,病虫害与无公害的矛盾日益凸显,对枸杞生产无公害化的监管亟需跟进,市场监管工作的风险日益聚集,枸杞产业“高原环保绿色”的品质面临严峻挑战。

为此,我们建议:

1、提升产业定位,统筹产业发展。将柴达木枸杞产业上升为省级产业战略层级来主抓和扶持。由省政府牵头,成立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为主要成员的枸杞产业管理协调机构,形成合力,加强对枸杞产业的管理、指导和服务。

2、规范市场运作,带动产业升级。与省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精准扶贫规划密切结合,加快标准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品牌和资源的整合,规避地域性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支持科研部门、企业开展攻关,推进枸杞产品向保健、医药、美容领域拓展延伸,带动产业升级,提高综合效益和整体实力。

3、实施品牌战略,强化宣传推介。主打精品牌,统一使用“柴达木枸杞”或“诺木洪枸杞”商标。聚焦青海枸杞品质好、无污染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策略。与大美青海旅游战略相结合,上升到省级战略宣传推介,征集响亮的宣传口号,如“青海红,诺木洪”等加强宣传和公关力度,使柴达木枸杞成为高原绿色、生态有机、健康养生的代名词。

4、搭建产销平台,打造智慧农业。在诺木洪、德令哈、格尔木市主产区建设集仓储、加工、信息、通讯、经营管理、金融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枸杞交易市场,提升园区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功能。建立多元的营销网络,拓宽营销渠道,为柴达木枸杞开发出更大的营销空间。

5、多元开发利用,推动循环发展。开发观光、采摘旅游、休闲农业,加大鲜果、叶、花、籽、皮、枝条、黑枸杞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力度,构建枸杞循环产业链网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区域化布局、多元化发展、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使枸杞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撰写:调研部)

2016-10-18


 
通讯地址:西宁市五四西路1号 民建青海省委 邮编:810008 传真:6306846 电子邮箱:qhmj_xcb@126.com
Copyright 2007-2010 民建青海省委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 05000698号